中华MBA网校
新用户注册 登录
  首页 初中层管理者    公司战略  |  市场营销  |  人力资源  |  企业经营  |  财务金融  |  项目管理  |  信息科技  |  团队建设  |  运营管理  |  事业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层管理者 ->> 企业经营
世界知名品牌企业经营管理集锦
来自:    时间:2013年   阅读1705次     【
一、微软的压力管理
“压力”既可成为工作的阻力又能成为向上的动力。众所周知,在知识密集型企业里,员工的压力直接影响工作的成绩,而在很多人比较关注的国内一流研究机构——微软亚洲研究院里,这种压力又被赋予了另一种含义。

微软亚洲研究院:

化解压力让工作与生活平衡

文/师至洁

在位于北京海淀知春路的微软亚洲研究院里,集聚着一群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和优秀研究人员。以张亚勤、张宏江和沈向洋等业界精英们为首的科研团队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高科技成果。“高压”在这里已不能用“程度”来形容,但是,由此带来的看得见的“动力”却充满整个研究院。

压力来源于对事业的追求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里,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但主要是来自于对自身事业的追求,即如何在一家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里找到自己的事业发展曲线并取得成功;如何在一群“best of the best”的同事当中体现自身价值并保持出类拔萃,这是一种无形中自己加给自己的压力。从环境和机制上来看的话,一些原本旨在消除压力的措施又在另一个层面上带来新的压力,但微软亚洲研究院更愿意称其为正面的压力,即动力。如高自由度所带来的“压力”:工作时间是弹性的,研究方向要自己去把握,研究项目要由自己设定,大的研究项目还可能需要介入一个团队的力量。如果项目最后证明是没有价值的话,公司资源特别是整个团队一段时间的努力就会白费。这一压力所带来的效应是:项目负责人在最初确立项目时会更缜密的从用户需求、学术价值、公司利益等各个角度去做全面考核和评价。

张宏江告诉记者,坦率地讲,大家普遍感到有压力,但没有人觉得自己是被强迫在做任何事情。公司的发展曲线与个人的发展曲线在大多数情形下是弥合的。在研究院工作不仅是要达到公司预定的目标,同时也是达到自己事业上的目标;虽然大家都感到有很大的压力,但并没有太多的怨气。压力和怨气是两个不同的方面,怨气会引发人厌倦工作环境和工作,而一定的压力则让人感觉我们的事业在蒸蒸向上,只有保持这种干劲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研究院的研究员们日常的感觉就是:自己的辛苦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和梦想努力,这样压力和前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是区别于其他单位的原因。

另外,科研项目、执行计划和指标是由自己提出来的,这种压力就由被动转为主动。所以虽然是弹性的工作制,白天、夜里都会看到有研究员在自己上班。很多人都明白,研究院是在提供一个成功的舞台,努力制造一种轻松的工作环境,使压力变成一种动力。

(抽文)成功的背后是靠一条“压力”路走出来的,我们会做各种努力使大家在工作中没有了抵触情绪,没有对立的矛盾,很容易缓解工作中的压力,有的只是对事业成功的激情和企盼。

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式

是把工作和员工的事业目标结合在一起

张宏江认为,压力完全可以转换成一动力,这是研究院和其他机构不太一样的地方。一、自己能够把握自己事业的机会,驾驭自己的自由度,处理好工作和压力的矛盾;二、学会面临问题如何找重点,花更少的力量做更多的事情。张宏江博士介绍,为了把科研人员的事业和工作结合得更紧密,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的中午会有一次“如何成功”、“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讲座,每次大家做反馈的时候也会觉得压力很高,但是并没有人埋怨,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因。因为研究员和比较成功的人在一起座谈,其中常讲的一点就是:“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我们要自己努力?”,原因就是:一、我们到研究院工作是自愿;二、事业上的选择。就是宁可跟一群竞争者在一起,也不能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工作。

张宏江说的,“到现在为止,听到研究院工作压力大,不来报名的人可能有,但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无法工作下去的却从没听说过。”

国内的科研单位并不少,很多人也做得很辛苦,如果从科研成果的产出来讲很大程度上不如微软,这里面也许有名院效应,但是也不排除在管理机制上有一定的差距。所谓“压力管理”更大程度上应该是一种管理的理念,微软亚洲研究院压力管理的确是一个很具有典型性的例子,所以,HR部门和起领导要做的就是科研人员的事业目标结合在一起。

好的领导也可以解压

交流、沟通对缓解压力很有好处

1999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的高剑峰博士讲了自己缓解压力的小诀窍:我是李开复到中国来招的第一批学生,刚进研究院的学生只是副研究员,要经历两年的“考验”,才能决定你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员。所以,最初的两年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当初缓解压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李开复的办公室跟他聊天。用高剑峰的话说,“微软亚洲研究院提倡‘open door’政策,鼓励员工与经理的沟通。如果有个善解人意的好领导对缓解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儒雅的李开复象打太极拳一样给大家泄压,张宏江却象打少林拳给大家打气,所以有激情的管理者也是解压的好方法。

研究院上下级间有个很温和的气氛,没有明显的距离,这对缓解压力很有好处;另外,压力存在于同事之间,大家都在拼命工作,自己也就拼命工作。如果自己做一项研究——半个月没有结果,等大家交流的时候看到同事报出他们的成绩,自己会觉得很难过,这样自己就会寻找改进工作的办法,努力早出成绩,所以,交流不但可以缓解压力,同时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动力。

有效化解压力四法

压力无时无处不存在的,关键是你怎么对待压力?在研究院里,除HR部门外,更多的时候是很多部门经理在做缓解压力的工作。 “一定程度的压力很有必要”,但是怎么施压还是按中国传统的做法“做思想工作”,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情:“第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的收入也不低,既然自己选择了企业,就要接受压力并做出努力,要想成为一流的科学家就要很艰苦地付出努力。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拿出好成绩。为此研究院积极提出各种可以缓解压力的措施和方法:

一、工作解压:

沟通解压:研究院要求每个项目的“老板”,一定要定期和自己的组员沟通,针对出现了什么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比如,组员的资源比较缺乏或是研究进度比较慢了,“老板”就要帮忙解决。

交流是释放压力的另外一种渠道。在研究院,每个月都会有各种方法来帮助大家解压:如,每周每个组的主任研究员和自己的组员会有一次一对一的面谈,面谈时更多的是在谈计划,上下级的交流在平时就是靠这些一对一的面谈来进行。另外,研究院一年有两次“评比”,一次年终总结,大家可以回顾半年来的成绩,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成长方面研究院能给予哪些方面的帮助。这半年的评比可以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老板有个交流;在半年一次的总结中,50%是自己半年前制订的目标,50%是自己事业上的目标,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足,距自己制订的目标多远?一年一次的年终总结既能让老板知道自己这一年的目标进度如何,也能使每个人对自己一年的计划心中有数。这虽然能让大家感觉到工作上有很大的压力,但是每个人对自己的奋斗目标很清楚,通过交流就变成了有计划、自己能够把握的压力。

二、活动解压:

聚餐:每个月各个研究小组有一次聚餐;每三个月各个研究小组有一次Offsite;每六个月有一次全院的Offsite,把大家拉出去,在有山有水、很幽雅的环境里开一天半的会,内容包括:工作总结,研究院的文化和下一步的方向,同时带给大家一些振奋士气的好消息:谁得到晋升、谁可以转正等,到了晚上大家可以真正地放松,第二天会有半天象旅游一样的活动或培训,促进大家的交流。这样的效果是,等大家回到研究院后工作热情非常高,跨团队的沟通也得到改善。

月末酒会:在研究院,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下午3点钟会有一次月末酒会,活动现场会放些水果、饮料、小吃,大家可以彼此问候、放松,或趁此机会给本月过生日的员工庆祝生日、切蛋糕,和介绍本月新到的员工等。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放松活动。

三、环境解压:

在研究院里,有一个非常随便的工作环境,自己的办公室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打扮。研究院还充分利用各种空间给大家提供一个放松和交流的场所,对缓解压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聊天室:有单辟出来的比较开阔的聊天室,环境就像是家里的客厅。落地的玻璃、绿色的植物以及各种杂志使人非常放松。当然,如果想找人讨论技术问题的话,无论是墙上还是桌子上都有白板;

“厨房”:每半层都有24小时开放的厨房:里面有咖啡、巧克力奶、酸奶、豆浆、柠檬茶和各种汽水饮料,大家可以在此休息和闲聊;

“桃花源”:300多平米的“桃花源”:由两个阳台组成的一个放松场所,备有乒乓球台,可能还会装上几台Xbox游戏机,供大家闲暇时放松;

另外,研究院还利用专业上的培训和讨论在很大程度帮助员工缓解压力,培训会作为一种奖励。以张亚勤为首的院长们也时常会做些关于压力管理的培训,如在专门的时间给员工讲“工作和生活之间平衡”,或请专业机构来讲等。

四、疏导压力:研究院的科研人员还有一种疏导压力的方式,高剑峰的做法是去国外参加一些国际性会议,给自己充充电;或安排访问几个不错的大学,不但进行了学术交流,也是一种缓解压力极好的方式。否则坐在办公桌前看到那么多e-mail列在那里,再也没有心思去想放松。每个人压力承受力不一样,释放的方式也不一样,但要积极解压,调解兴奋情趣,疏导压力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牛津管理评论》

二、Google个充满激情地方
Google的企业文化或人力资源机制移植到中国来,让中国的优秀人才同样感受到他们的自由发展

专访人物:周红,2000年加入Google,资深软件工程师,是Google公司的第一位中国人。2005年,周红被派住中国,协助李开复开拓中国市场、招聘员工,被Google公司称为“文化大使”

今年夏天,李开复放弃微软公司副总裁的职位跳槽到Google,这不仅引得两大公司大打官司,更引起了人们对Google公司的好奇。协助李开复开拓中国市场、招聘员工的周红,对Google感受最深的就是“Google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在做他们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目前,Google在全球有4000多名员工,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计划在明年夏天前招收50名员工,将全部招收刚从大学毕业的应届生。

5年前,周红也经历了与Google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回想当初的情景,周红说:“我感觉这个公司和其他公司完全不一样。像Oracle、SUN、思科都是大公司,建筑都很漂亮,但Google连门牌号都没有,只是在路边电线杆上贴了张小纸条,用圆珠笔写着‘Google’,再打了个箭头。我开车过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她几乎同时拿到了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面临选择的有数家全球著名的大公司,但她最终选择了刚创业不久的Google。

“我觉得他们员工的工作都特别用功。负责招聘的主管是第二天晚上9点打电话给我的,我当时很感动,负责招聘的都要工作到晚上9点钟,工程师那就更不用讲了。”周红认为,选择Google,是因为面试者给了她最难的题目;而面试她的3个同事都非常聪明,“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工作一定有很多乐趣,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我记得刚加入Google的时候,公司组织了一些培训,包括怎么去招聘,怎么去面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可以非常聪明,但你还要是一个好人。就是说,我们需要非常聪明的人进来,但我们也非常强调团队精神,你必须能和其他人一起合作;如果你只是一个人工作,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那你在公司里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周红说。

谈到具体的招聘标准,周红认为,作为求职者,不仅要有很好的创意,而且还要把这个创意很好地实现,这对任何追求创新的公司都很重要。

Google是以技术起家的,对应聘的人才要求有很扎实的基础,也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如果应聘工程师,就要有很强的编程能力,要对计算机这个学科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求职者要认同Google创新的企业文化。

进入Google一般要经过笔试和面试,“在交谈的过程中,看他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一个问题,通过交流也可以感受他是不是很有创意”。

周红刚来公司的时候,尽管只有几十名同事,但令她惊讶的是,公司不但有厨房,还有洗衣机、按摩室等设施和服务。

在Google,半夜还经常人声鼎沸,甚至还能听到员工们在大厅弹奏钢琴,停车场也总是有车。周红说:“这给我深刻的印象,让我觉得他们都非常有激情,因为他们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他们不在乎工作很长的时间。”

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里,周红从来不担心上班会迟到,因为她一般都是中午才上班。由于公司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我们公司的员工睡得比较晚,起来得也很晚,我想这种弹性工作制对一个人的创造力也是非常好的。如果把工作时间限制在‘朝九晚五’,那怎么能创新?灵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来的”。

周红说,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为了鼓励创新,Google规定一星期员工有20%的上班时间做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公司有很多产品就是20%时间内做出来的,比如说Gmail就是一个人的创意,做着做着就做大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Google还有一个规定,就是管理层不能限制员工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周红对此深有感触,她自己就因为兴趣的原因,曾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很有创意。如果有所限制的话,就难以发挥出个人的最大潜力”。

作为Google的“文化大使”,周红表示:“我想把Google的企业文化或人力资源机制移植到中国来,让中国的优秀人才同样感受到他们的自由发展。”





三、IBM的人力资源管理招数
IBM的人力资源管理招数

IBM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跨国“蓝色巨人”,在管理方面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IBM的招聘机制

IBM一年四季都在招聘,但能够有机会进入IBM的却凤毛麟角,因为IBM招募的是真正的精英。

在招聘条件上,IBM公司有三方面的要求。其一是一般能力,包括逻辑分析能力、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注重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二是品德,而且把这一点作为雇用的先决条件。其三,岗位方面的实际技术能力与心理特征,包括沟通技巧、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水平及发展潜力等。IBM对员工的个人发展潜力非常重视,因为这关系到员工未来是否能够有所发展。

IBM公司的招聘途径多种多样,通常有人才招聘会、报纸广告、网络和校园招聘等。IBM一项特别又有效的途径,是实行内部推荐招聘。公司方面充分信任自己的员工,奉行″内举不避亲″,鼓励员工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来IBM公司,如果推荐的人很适合IBM的要求,IBM还会奖励介绍人。

二、IBM的培训

1.全面塑造新员工的培训

新员工进入IBM以后,首先要进行4个月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IBM的发展历史、规章制度、技术和产品工艺、工作规范和工作技巧。培训采用课堂授课和实地练习两种形式。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者获得结业证明,不合格者则被淘汰。4个月后,受训者有了一个IBM员工的基本概念。但是,要成为IBM的正式员工,还要经过一年的实习。实习期间公司给每个新员工派一位“师傅”,一对一地进行教学。实习期间,要定期向人力资源部和新员工所在部门反馈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员工要做工作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提出继续做现在岗位工作的深入计划或变换岗位的计划以及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2.制度化的老员工培训

IBM注重在职员工的培训,公司制定了非常完备的员工培训制度和实施计划。培训形式除传统的教师培训外,广泛采用网上培训。IBM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大学,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随时安排学习,这解决了他们的学习培训与现实工作的矛盾冲突。课程形式既有教材学习,也有真实或虚拟项目的训练,均有较强的实用性。

IBM提倡员工边工作边学习,或者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课程学习,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发展潜力。员工可以提出自己需要去参加哪些内容培训,只要与工作有关、合理,公司一般都会同意并给予经费。这就有效地兼顾了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的培训需要。

3.选拔和培养管理层的培训

IBM公司非常重视“接班人”的培养,通过工作岗位轮换等方式来锻炼和选拔管理者的候选人。确认了合格的人员后,IBM公司会加以任命,使其有机会在管理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上一级管理者与人力资源部门则负责对任职者的资格水平进行检验和有效的工作评估,优胜劣汰,整个过程则是公司与未来管理层双方之间互相审视适应性的过程。

三、员工的个人发展

IBM视员工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以“尊重员工,协助自重;适才适职,发挥潜能;人才培养,技能提升”为原则。 IBM公司第一项的主张是尊重个人,这成为该公司的最高原则。IBM非常强调机会均等,而且公司还给每一个员工提供尝试的机会。这对进行商业运作的公司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在其管理的信条中,向员工提供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培训以及成功的机会,强调员工工作中的价值与满足感,使其与公司一起成长。

IBM的“人才培养,技能提升”,为每个员工都准备了自己所需要、甚至是完备的条件和发展空间。公司对员工提供管理和专业两种职业生涯发展渠道,使员工有多种机会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如果一个员工想当经理层,在管理的道路方向发展,公司就考察他是否有管理才能和培养潜力。如果有发展潜力,就把该员工存入管理人才库,列入经理培训计划中去,安排3个月时间的经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还会给其一个具体的项目做,体会作为团队领导的责任、义务。课程完成并合格者,在公司有经理职位空缺时,即可以安排上岗。

如果一个员工愿意并适合当技术专家,IBM也为其提供发展空间,以便一级一级地向上发展。当发展到一定级别并且带过新员工和在公司培训中教过课时,就可以去参加公司组织的考试,并进行答辩。答辩合格者,获得高级技术专家的职级。

四、可口可乐招聘与考核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可口可乐在中国采取了“合资装瓶厂”的发展策略,目前在全国各地共有33个装瓶厂,员工2万多名。

同时,可口可乐本公司在中国的员工确实“精益求精”,全国只有500多名,作为大中华区总部的上海,有近300名公司员工。

谈到企业文化,可口可乐公司不但致力于生产高质量产品,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满足不同人对教育机会及经济发展的渴求。员工始终是可口可乐的心脏与灵魂。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可口可乐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一种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取得了很大成功。虽然世界和商业环境都在不断变化,但秉承这种企业理念将对可口可乐的成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晨报:就您个人经历而言,可口可乐公司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它对于人才的需求又是怎样的呢?

郭明:可口可乐公司积极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20多年里,可口可乐在中国建立了33个饮料装瓶厂并在业务上连年取得两位数字增长。这样的高增长以及员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表现出来的适应性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印象。以去年为例,我们公司在中国就取得了接近20%的业务增长,这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说是个很大的吸引。

除装瓶厂以外,就公司部分而言,我们每年的招聘人数不多,可以说是“精益求精”。目前,我们每年的新员工的比例,约占全体员工的10%左右,去年,我们吸纳了50多名新员工。

晨报:那今年的招聘计划怎样呢?可口可乐的招聘的范围有哪些?

今年的招聘数量会比去年略多,具体数字要看各个部门的业务需要。我们的招聘从来都是面向全国的,去年新招的员工,都是我们从全国各地吸纳来的人才。

晨报:可口可乐公司招聘的原则是什么呢?

郭明:在中国我们比较注重下列方面:◎正直、诚实◎强烈的成就动机◎决策中的良好判断力◎战略性思考能力◎创新的工作态度◎提升消费者和顾客价值◎适应变化的能力◎责任心◎团队精神在招聘中,我们也会从这些方面来选择人才。

晨报:那么,在可口可乐的招聘中,有针对毕业生的项目吗?

郭明:真是很巧,对于应届毕业生,我们刚刚启动了一项“战略性人才招募计划”项目,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从2005年开始,招聘一定数量的应届毕业生。

晨报:能具体介绍一下吗?招聘数量、职位以及招聘方式?

郭明:从下半年年开始,我们将陆续在全国几个著名高校进行公司介绍,我们的计划是明年招聘10多名的应届毕业生,主要是市场、财务和技术研发等部门。

培训考核两结合

晨报:员工培训和考核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工作,在可口可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郭明:我一直坚信,最好的培训,是与工作绩效紧密结合的培训。我们的培训,除常规的培训之外,还有一项比较特别的是“商业道德行为守则培训”,使员工在业务工作中能恪守商业道德准则。而绩效考核也很重要,对于员工而言,它也决定员工个人是否能够得到晋升、加薪,我们的绩效考核包括中期考核和年终考核。

晨报:怎样把培训和职业生涯目标相结合呢?

郭明:有些年轻人把有房有车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有房有车”可能是对于某种生活方式的追求,但这并不是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内容包含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一定要求,和对事业的一种追求,或是对更完美的人格的一种追求。

通过培训就是让员工确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进而逐步接近自己的奋斗目标。

晨报:公司在内部管理上,越来越注重通过对员工的信息公开和充分交流,以使员工认同公司发展方向,从而形成更强的凝聚力,您如何看待公司内部沟通的作用?可口可乐这方面又是怎么做的?特别是如何将沟通计划融入企业整体规划,支持整体组织的目标?

郭明:首先要清楚公司整体的战略目标,可口可乐公司每年都提前计划下一年的业务目标与策略,这样在每年1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很清楚每年的战略目标、业务计划,因为公司业务计划的每一个具体的业务单位,以及每个产品的目标都已经设定了。为了让员工了解这些战略和业务计划以及公司基本的业务方向,人力资源部和公共事务部共同合作来制定实施沟通计划,帮助把公司的信息传递给全体员工。

职场箴言

郭明博士对于职场新人和年轻的经理人,有着很中肯的建议。在采访过程中,郭博士几次提到对于新人的忠告和对于他们存在问题的想法,于是,我们特地整理了郭博士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于职场新人有所帮助。

◆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

求职的准备与求职过程是一个自我了解、自我发现的过程。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以及有全面客观的自我观念,对求职很重要。招聘公司一般会欣赏对自己有全面客观认识的申请者。对那些连自己的优点、缺点全无认识的申请者则不会有信心。

对自己优点、缺点的分析也能帮助你制订发挥优势,另辟蹊径,寻找符合自己特点的工作与公司的计划。

在求职过程中,最好不要随大流,要争取寻找符合自己特点,发挥自己特长的独特的机会。成功的道路是多样的,成功的道路经常也是独特的。

◆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求职难,求事业更难。如果你对自己要追求的事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与确定,求职相对容易。大部分负责招聘的管理人员都有这个经验:现在的年轻人往往有不错的学习成绩,也掌握了一些技能,但很多人一直没想好他们到底要干什么。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年轻人的通病。一个非常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开始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一系列行动的人,往往会给招聘经理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求职的准备与求职过程不仅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

很多人不太熟悉“自我超越”的观念和实践。“自我超越”是指一个人在意识、态度、情绪、行为和性格中都开始超越过去的固有模式,采取一种新的模式来与其他人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有时这会带来对过去的意识、态度、情绪、行为和性格特点的一种否定和提高。在求职的准备过程中,你开始用外部世界的目光来看你自己,你可能不仅在经历“自我发现”,而且也在进行“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不仅仅是“想得和过去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也不仅仅是“做得和过去不一样”(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而是“转变成一个不同的人”(完成价值体系、自我观念和人生态度的转变,以一种崭新的个性出现在别人面前)。

五、松下70%原则的管理智慧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被日本称为“经营之神”。他在用人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他的思想总结为:糊涂用人智慧——70%原则。这种管理思想,是中国“中庸”思想的发展,通过70%原则,在70%的层面上获得均衡,可以有效地处理用人中的矛盾问题。“水至清则无鱼”,也许70%原则能更有效地解决用人中的矛盾。

一、70%原则聘用人才

松下对70分左右的中上等人才较为偏好。这与松下公司的发展有关。松下电器创业之初,公司的名气还不大,它只能吸收三井、住友、三菱等大企业所不要的人成为职员。松下认为,他的事业迅速成长,是这些被视为次级人才的人一手建造出来的成果。

其实,“70分人才”有其独特的优势。

第一,他们一般很容易融入团队。

那种“顶尖”人才才高八斗,高高在上,做事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看不起下面的人,听不进下面人的意见,于是常常不能很好地融于团队。而“70分人才”就不一样了。他们常常低头思考自己的不足,希望借助团队的力量使自己成长,使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主管安排的任务。所以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

第二,他们有追逐“顶尖”者的动力。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当“顶尖”人才正在独孤求败,全靠自我约束寻找前进的动力的时候,“70分人才”正在以““顶尖”者为目标,苦苦地追赶。他们往往有一种与顶尖者较一较劲的心理,这种明确的目标和心理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动力,去达到顶峰。就象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在第一位的选手前面漫漫长路,空无一人,于是他常常回头,看看后面的人在哪里。而第二位的选手就不一样了,他们眼睛死死地盯着第一名,而且还可以在第一名后面避一避风,看到时机成熟,一下超越之。

第三他们心存感激,更加忠诚于公司

主管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顶尖”人才常常埋怨工作这也不适合,那也不适合,把他培养成一个高层主管,他似乎也并不特别感激你和公司,因为他会认为那是他应该得到的。而70分的中上等人才就不同,他们认为他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主管和公司对他们的培养和器重是分不开的。于是他们心存感激,更加忠诚于公司。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个中型民营企业老板,他在招聘的时候,放弃了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选择了一个自考生。他说,我想要把他培养成公司的销售经理,这两个人都很不错,但我认为把这个自考生培养出来,他会更加忠诚于我们公司。

二、70%原则使用人才

主管在用人的时候,常常有所顾虑,因为不清楚这个人是不是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松下认为,对员工是否能够胜任一项工作的判断,最多只能把握到70%,剩下的30%就只能在他做的时候才能发现。正如谈恋爱与结婚一样,谈恋爱最多也只能了解对方的70%,剩下的30%只能在结婚之后才会慢慢发现。既然如此,主管为什么要为不清楚这位员工是否能够100%胜任这项工作而发愁呢,如果知道这位员工有70%的可能性胜任这项工作,那已经很不错了,就应该让他去做这件事,在做的过程中再去考查剩下的30%。

三、70%的原则信任员工

主管常常因为员工中出现一两个害群之马而烦恼,于是他们对所有的员工都抱警戒心理,不相信所有的员工,认为所有的员工都想盗窃公司的机密,制定严格的规章来约束员工,不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松下认为,主管应该有很宽广的胸怀,不要为一两个害群之马而整天不开心,并且丧失对所有的员工的信任。如果公司的员工中70%是值得信任的,主管就应该相信的员工的整体,就应该以此为基础对公司进行管理。松下认为,主管不必杞人忧天,事业的经营,完全是事在人为,为了业务的发展和培养人才,应以互相信任为基础,不可为了区区一点秘密,而影响业务的发展。当然,这样的做法,需要事先作好调查,认为这个新员工70%可以信任才行。其实,如果业务要发展,那就等于500个员工里面有10个,5000个员工里面有100个会耍滑头。不过松下并不特别在意遇到这种情况该开除还是怎么办才好,反正到时候总能摆平。这就是他的想法。

四、70%的原则发现员工的优缺点

一个主管要懂得去欣赏你的下属,应该以7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优点,以3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缺点。钟会是后三国时期魏国的大臣,钟会7岁时,他父亲带他和他哥哥去见魏文帝曹丕,他哥哥看到威严的皇帝,吓得汗流满面,而他却镇定自若。文帝见状,就问他哥哥:“你为什么出汗呢?”他哥哥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再一看钟会,问他:“你为什么不出汗呢?”钟会回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曹丕惊叹他的胆识与才华,就喜欢上他了。如果曹丕从钟会的回答中只看到这个小孩有常人少有的野心,还喜欢狡辩,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的钟会了。一个主管应该同时关注员工的优点与不足,正如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我们不妨用70%的原则去分界,以7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优点,以30%的眼光去看员工的缺点,在阳光下看人,而不是站在阴暗的角落里去看人。

五、70%原则授权

70%原则授权,即放70%,管30%。松下认为,主管授权之后,不能过分干涉,要宽容到70%的程度。但如果发现与总体方向不符时,则应该提醒,否则,就等于遗弃了自己所慎重选择的人才,不关注他们的成长,并且没有承担起主管授权后的终极责任。所以主管要管30%,否则就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作风。70%原则授权,才能够让被委任者既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又不至于完全脱离控制,发生大的错误。

六、70%原则获取员工的满意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六七。在主管获取员工满意度方面也是如此。松下认为,一般来说,在十个部属中,总有两个和我们非常投缘的;六七个顺风转舵,顺从大势的;当然也难免有一两个抱着反对态度的。也许有人认为部属持反对意见,会影响到业务的发展。但在他看来,这是多虑的。适度地容纳不同的观点,反而能促进工作更顺利地进行。

主管总是希望所有的员工都对自己满意,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达到的。到头来,主管就变成一位好好先生,俗称“烂好人”,给人一种没有主见,不能承担重任的感觉。并且,如果所有的好人都说你是好人,所有的坏人也都说你是好人,你这个好人就有问题了。所以,主管的工作,如果得到70%的员工的认同,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工作就可以顺利地开展。当然,如果一个主管有70%的员工都反对他,那么他的工作就会很难进行,他就要深刻地反省自己了。

以上六条70%原则,是对松下的糊涂用人智慧的部分总结及作者的理解,它实质上是一种用人理念,是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中庸之道思想的扩展。看来主管有时候难得糊涂一下,或许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六、戴尔:送你一句口头禅
沟通

[故事]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分析]

你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浏览全部0条评论
主题:
验证码:
 
内容:
您的IP:18.117.227.194,请注意文明用词
账户:
密码:
注册 找回密码
-:::-学员心声 更多..
mmm123123 说:
    人生当中有四堂课,我们是一定要上的,哪四堂课呢?1、读万卷书2、行万里路3、阅人无数4、名师开悟。
bestme 说:
    听了老师讲的领导力是一门情商修炼专题,让我明白情商对一个领导者有多重要啊
bestme 说:
    平庸的员工是昂贵的,只有优秀的员工才是免费
qwerty 说:
    老师讲如何才能让员工自动自发的去工作,总得来说就是让员工有获得感,给企业创造利润也就是给自己增加收入
qwerty 说:
    听了老师讲解的企业管理方法--拆解后,对如何检查部署的执行力有更高的认识。
-:::-学习卡中心

 

说明:为方便广大学员购买经理人网校课程,特推出经理人网校学习卡(共分30、50、100、200、500元五种面值),每张学习卡都有不同的卡号,学员在购买学习卡后,刮开密码覆盖层,进入经理人网校,注册学员代码和密码、然后用已注册的学员代码和密码登录经理人网校,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也可以在充值后选择)、输入学习卡的卡号和密码(如有多张可依次输入,直到充完为止)、学习卡充值完毕、就用“学习卡支付”支付课程费用、等确认支付成功后,用已注册的学员代码和密码登录经理人网校点击所报课程开始学习。
注意:为保障您的听课安全,请务必通过本网公布的正规渠道购卡并自行注册、充值!

-:::-相关软件下载
 媒体播放器下载  Real播放器下载
 FLASH播放器下载  压缩软件下载
 英语通播放器下载  AC课件播放器下载
 视频解码器下载  绿坝-花季护航
-:::-汇款及联系方式

经理人网、职业经理人证书、经理人资格证、是中国经理人获取各类管理类资格证书最佳学习网络机构!

请扫描微信二维码付款,备注您在网校的用户名,我们会把您的资金充到你的帐户里,

或支付后请加微信:gongpansixiang,通知客服人员.

 

网上书店
MBA考试类
管理经典著作
战略管理类
财务管理类
人力资源类
市场销售类
其它类型
网站关键词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商中心  |  学习卡购买说明  |  付款及充值方式  |  帮助中心  |  学员心声
经理人网 www.58guanli.com  COPYRIGHT © 2013 - 版权所有  人人都是管理者-我爱经理人网、58管理、经理人证书、职业经理人、经理人培训、经理人招聘、MBA联考、DBA博士-是中国管理者学习交流的共同家园!

有任何问题请加微信:gongpansixiang,通知客服人员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湘ICP备19004842号-1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1727号